庐山,历史上文人墨客笔下最令人神往的宝地之一,有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的豪放派苏轼,有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浪漫诗人李白,有“花映新林岸,云开瀑布泉”的清廉正直的张继,有“东林精舍近,日暮空闻钟”坎坷一生的孟浩然......庐山,久负盛名,我等凡人,神往已久,悄然与庐山来个约定:庐山,一定要见。
端午节,两辆宽敞整洁的旅游大巴满载100多位颐海员工及家属,暂别徐州,驶向九江。虽早上起得很早,但大多数人依然很有精神,打牌的,看碟的,听音乐的,聊天的,凉爽的车里充满欢声笑语。
九江,号称“三江之口,七省通衢”,是江西的北大门。这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名城,历史上朱元璋和陈友谅发起的著名的“鄱阳湖大战”的鄱阳湖,有三分之二在九江境内。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就坐落在这里座神秘的城市。

一感庐山
庐山,素有“匡庐奇秀甲天下”之美誉,与鸡公山、北戴河、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。抵达庐山的当天,天气有点闷,没怎么活动就一身汗,避暑圣地?首感名不副实。在山下的温泉小镇泡过后,整个人感觉好了很多,一丝凉意迎面扑来。
夜幕降临,100多人被分到3辆景区巴士上,拐了三百九十六道弯终上庐山。
据说,毛主席老人家当家乘车上庐山,身边放了4盒火柴,每盒100根。毛爷爷也挺幽默的,每拐一道弯,他就抽出一根火柴放一边,中间抽了4支烟,抵达山顶的时候,4盒火柴正好用完,由此得知,上庐山要拐396道弯。
不得不佩服景区司机的驾驶技术,车子开的非常平稳,以至于很多人睡着了。一个小时的车程后,随着惊叹声,眼前竟然出现了一座商业街,各种国内外大牌店、银行、旅店、药店应有尽有,在海拔1164米的庐山山腰上,有一个神奇的牯岭镇,被誉为“天街”。传说英国人李德立(音)来中国为家人寻求治疗疾病的阴凉之地时发现的。家人疾病大愈后,李德立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,避开当地政府在山腰上盖房居住,却被当地老百姓发现了,一个外国人竟然在我们的祖坟上拉屎拉尿,这还了得!于是,一大帮当地居民把李德立修理一番,并找知府告状。在当地知府的帮助下,庐山居民收回失而复得的土地。这样一来,李德立不愿意了,找英驻中方大使馆寻求帮助,当时正值八国联军鼎盛时期,英政府特别强硬的找到中方政府,最终不仅把庐山那大片土地租给了李德立,而且一租就是999年。李德立在各大报纸发步现在所谓的招租,吸引大批资金雄厚的能人在庐山盖起别墅,并按城市要求规划了住宅、店铺、道路等,一直持续到将八国联军赶出中国,才收会这份极不平等的约定。
言归正传,回到庐山。抛开下午的闷热,庐山上非常凉爽,空调也成了摆设。夜里,竟然下起了雨,由“滴答滴答”演化成“哗啦哗啦”的声音,又添了几分凉意。 不管是396道弯的神奇,还是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,我感觉庐山是一个有故事的神秘大山。

再感庐山
早早起床后,发现整个庐山被云雾笼罩着,空气异常清新,一夜大雨让温度下降了许多。庐山的天气就是如此任性,非得让我们这些远路来的客人体验两重天的温度,大家纷纷套上厚一些的外套,或撑伞或着雨衣开启了美妙的庐山之约。此刻,庐山给我们的感觉是变幻无常的。
因为已身处海拔1000多米高的天街之上,所以并不觉得在爬山,这也许就是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吧。或清丽,或婉转,或热情,或淡泊,雨中的庐山别有一番滋味。没有喧嚣的繁华城市,没有川流不息的游客,我们像VIP一样,惬意享受着庐山的清凉和美景。
在庐山,处处感受到红色革命遗址带来的庄重;在庐山,那份宁静和安逸让我们流连忘返。摸摸好运石以期望带来好运,拜拜仙人洞感受闲云野鹤般的洒脱,
逛逛“白居易草堂”这类书画小店淘点纪念品,琢磨陶渊明、苏轼等一代大诗人超凡脱俗的诗歌,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创造的美轮美奂,心情美的竟然词穷。
在通往三叠泉瀑布的山腰上,耳边充溢着山泉的嬉闹声,时而激流咆哮,时而缓缓流淌,随着台阶的延伸,越来越大的呐喊声充斥着耳膜,大家不禁加快脚步,寻找声音的来源。峰回路转间,飞流直下的三叠泉瀑布就那样如银河似的挂着,水珠上下争飞,如发怒的玉龙,冲破青天,凌空飞下,雷声轰鸣,令人叹为观止。 冰凉的雾水和冷风引来众多赞叹声,更有勇敢者,逆风而上,跑到瀑布下去体验大约51层楼巨大的落差带来的刺激,除了此起彼伏的欢笑声,还体验了全身湿透的清凉。

看来,庐山不仅有故事,而且有内涵。不管是历代诗人名流留下的千古名言佳句,还是现代红色革命留下的深刻足迹,无一不在告诉我,庐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人间仙境。
庐山之行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旅行的愉悦,更多的是胸怀,是内心深处的从容。这份收获,将伴随着成长一直走下去。
|